责编:陈凯欣
2025-05-21
5月19日中午,济南市内的街道上,市民们纷纷寻找避暑纳凉的方法。
从5月19日开始,我国北方地区的第一个高温天气过程正式影响山东。气象部门在18日发布了今年首个橙色高温预警。预计19日至21日期间,鲁西北、鲁中和鲁南地区将普遍出现35℃以上的高温天气,局部区域温度甚至可能达到40℃。
那么,这次高温天气的成因是什么?它会持续多久?我们应该如何应对?气象专家对此进行了详细解读。
"此次高温现象主要是由于大陆暖高压脊的影响。"气象专家解释道。根据监测数据,19日白天,鲁西北、鲁中和鲁南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到了37-39℃,局部区域更是突破了40℃。而沿海地区的温度则相对较低,维持在24-30℃之间,其他内陆地区则普遍在32-36℃左右。预计19日至20日期间,高温强度将达到峰值。
从目前的预测来看,22日至23日全省天气将逐渐转为多云并伴有小雨,这轮高温天气将会得到缓解。届时,内陆地区的最高气温预计在26-30℃之间,沿海地区则会降至20-25℃。
五月份出现持续高温是否正常?根据气象部门的分析,从往年的监测数据来看,华北和黄淮地区在五月出现阶段性高温天气并非罕见现象。此次高温影响范围不仅包括我省,还涉及宁夏中北部、陕西中北部、河南、山西南部以及湖北北部等地。预计今年五月份,我省平均降水量与往年持平,但平均气温会略高于常年水平。
气象部门特别提醒,此次高温天气可能对公众健康、森林防火安全、户外作业环境等带来不利影响,同时也会增加土壤干燥地区发生干热风的风险。因此需要提前做好防范措施。
目前正是冬小麦灌浆的关键时期,春播区应抓住墒情良好的有利条件及时播种。对于冬麦区,建议采取"一喷三防"等技术措施,并可以使用微喷灌设备适时适量补水降温,以减轻干热风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