责编:陈凯欣
2025-05-13
近年来,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持续增长,山东省在居民社区、商业场所等区域逐步完善智能化充电设施,为公众提供了便捷的户外充电服务。自《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的通知》发布以来,电动自行车充电市场秩序得到了进一步优化。然而,目前仍有一些地方存在收费标准不统一、价格公示不够明确等问题,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权益。
一、请充电设施运营单位切实履行主体责任
根据《通知》要求,充电电费和服务费应当分别计价、独立核算。运营单位应积极响应政策号召,对现有不具备电量单独计量功能的充电设备进行升级改造,并在显著位置明示收费标准。在服务费定价方面,建议参考市场价格和供需关系合理制定费率标准,并通过线上平台向消费者推送详细的收费明细。
同时,建议取消最低充值金额限制,推行"即充即付"模式,并提供多样化的缴费选择;建立便捷的线上退款渠道,明确退款流程和逾期处理规则,确保用户资金安全。运营单位还应不断提升服务质量,建立健全售后服务体系,及时响应并妥善解决消费者的咨询和投诉。
二、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市场监管
各地政府可依据《通知》精神,结合实际情况规范充电收费行为。鼓励市场竞争,避免行政指定运营单位的做法,促进电动自行车充电市场健康有序发展。
建议建立统一的电动自行车充电监管平台,实时采集设备运行状态、收费数据和用户评价等信息,并对充电平台实施信用分级管理,将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纳入重点监管范围。同时,参考居民住宅小区按合表电价计收电费的规定,制定差异化的收费指导标准,科学设定服务费上限和浮动区间,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。
三、请广大用户提高消费意识
尽管充电服务费实行市场调节,但运营单位仍需遵循合理成本补偿原则。消费者在选择充电设施时,应主动关注价格公示情况,对明显过高的收费行为可通过相关渠道反映。
充值前建议详细了解平台的充值规则和退费政策,必要时可联系客服确认。使用过程中如遇问题,应及时通过官方渠道反馈,并妥善保存支付凭证、服务记录等相关证据。遇到难以解决的消费纠纷,可通过12345政府服务热线或向当地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寻求帮助。